“立德”教育|讲述冬奥故事,传递奥运健儿拼搏精神

讲述冬奥故事,传递奥运健儿拼搏精神专题学习会

  5.8日,体育学院全体学生举行了讲述冬奥故事,传递奥运健儿拼搏精神的专题学习会。

  本次学习会主要列举了2022北京冬奥会运动员们的励志故事,从中学习奥运健儿们在面对竞技体育时展现出来的优秀精神。同学们在看到运动员们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更要了解并且学习他们身上那股敢于拼搏、永不言弃、坚持不懈的精神。

  除了高山滑雪的部分小项,共有超30个小项中国运动员首次登上冬奥会赛场,是获得参赛资格的103个小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突破展现了中国冰雪健儿奋勇向前、永不止步的执着信念。像谷爱凌所说,挑战高难度动作从来不是为了打败别人,而是要打破自己的界限,体现不断超越的体育精神,真心为挑战成功的对手高兴。

  对获取参赛资格的运动员来说,站在冬奥赛场就是胜利。高弘博赛前受伤,带伤上阵,终圆梦想。面对挫折,不是放弃,而是迎难而上。

  17岁的苏翊鸣、18岁的谷爱凌、21岁的李文龙用自己的优秀表现一战成名。还有更多年轻人在赛场拼搏,17岁的跳台滑雪选手彭清玥、18岁的北欧两项选手宋祺武、19岁的钢架雪车选手赵丹、19岁的花滑选手朱易……他们梦想闪亮,目标明确,内心坚定,或在冬奥赛场上争金夺银,或为自己的项目取得零的突破,共同书写了一部青春赞歌。

 “更快、更高、更强”是我们的奥运精神。但支撑和造就“更快、更高、更强”的是“自信、自强、自尊”。这是奥运精神的原动力,更是奥运精神的境界升华。“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每一位奥运健儿都是在冰雪中绽放的梅花。冰雪与寒风,不过是淬炼其品格罢了。

  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发扬奥运精神,就要学习他们勇于奉献、敢于拼搏、甘于寂寞、持之以恒的精神。冬奥会是短暂的,赛场上的胜负也只是暂时的,但在奥运场上我们汲取到的精神是永不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