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补修)中的常见问题解析

一、正常学生(未发生过学籍异动)的重修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申请重修某门课程,选择“自学重修”或“插班重修”,找不到相应课程的低年级班级。

可能的原因:

1.此课程低年级没有开课;2.此课程低年级班级没有排课;3.此课程为网络课程;4.重修学生所在年级和开课学生所在年级的课程用的不同版本人才培养方案,没有进行课程兑换。

解决方案:

原因1直接审核不通过;原因2完成排课,排课后正常情况下学生可以选择,如果还没有,看一下是不是原因4;原因3学生直接选择自学重修保存,如果是网络课程,学生选择自学重修,课程成绩一样是结构性记录;原因4需要查看课程兑换是否做了(课程兑换,公共课由开课单位完成设置;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由学生所在学院完成设置;个别特殊课程(跨专业的重修,比如化学专业的学生重修时选择去物理学的班级插班重修大学物理)由学生所在学院联系教务科相关老师完成设置。)

(二)因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学生有某门专业课程不及格,低年级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已经不再开设此课程。

解决方案:

第一种情况:此课程为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低年级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有相近课程的,学生重修相近课程,重修成绩记入学生自己原课程。操作方法,学院将学生的原课程和低年级的相近课程进行课程兑换,学生方能选到重修班级。

第二种情况:此课程为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低年级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无相近课程的,学院须提交纸质申请报告,经教务处审批后,由原课程任课老师,根据原课程大纲命制原课程考核难度的试题组织相关学生进行考试。

第三种情况:此课程为专业选修课程,学生可选择修读低年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学分相同的课程获得选修学分,修满学分后可正常毕业,但原不及格课程会保留在成绩单上。

二、转专业学生的补修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总体原则:学生修读过的公共课程直接认定,不需要进行兑换。学生未修的课程原则上均须补修,可以课程兑换的除外。

操作方法:学院与学生认真核对转专业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转专业后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需补修的课程。学生在重修申请中“重修类型”选择“转专业补修”,选择相关课程后,学院审核通过后即可。

(一)公共课程修读中的特殊情况

1.我校部分公共课程是分文科和理科专业在不同学期进行授课的,造成涉及跨文理科转专业的学生有课程已修或未修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转来的学生在第一学年已经修读过现专业第二学年中的某门公共课,请所在学院教学秘书在虚拟选课的相关课程中将此学生删除,否则教师因学生未上课,后会学生标注缺考,造成学生成绩单上有0分记录。

第二种情况:转来的学生原专业第一学期未开设某门公共课,现专业在第一学年已经开设过了,需要提醒学生补修。

比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文科专业是第2学期开设,理科专业是第3学期开设。如果一个学生从秘书学专业转入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就属于第一种情况;如果一个学生从应用化学转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就属于第二种情况。

2.学生原专业因专业特殊性,原专业中部分公共课程未开设,但原专业开设了与公共课程为相近课程,难度高于公共课程,且学分不低于公共课程学分,则可以兑换相应学分。

第一种情况: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第一学年公共课程中无大学外语课程,但原专业中开设了商务综合英语的专业课程,该课程难度高于大学外语,且学分与大学外语一样均为4.0学分,则学生不用补修第一学年的大学外语,直接认定为已获取大学外语的学分。

另一种情况,比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了教育学基础、心理学的专业课程,学生转入其他师范专业,因学前教育专业的这些课程主要针对的是学前教育方向,而转入的其他师范专业为小学教育或其他中学学段,课程难度是低于现专业的,则不能进行课程兑换,学生需要学习现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的课程。

(二)现专业的专业课修读情况

1.学生参加转专业考试考核的两门课程认定

根据我校现行的转专业规定,是学生现专业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的课程,转专业考试的两门课程成绩可以直接认定为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相关课程成绩,成绩会记录在学生参加转专业考试的学年学期,如学生对转专业考试的成绩不满意可重修,重修后成绩将打上重修标记。

2.其他专业课程的补修

学生现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均需要补修,补修的原则,当需要补修的课程在低年级的相应课程开课时学生均可选择补修。但需提醒转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本学期的实际课业情况做出选择,期末考试时如考试时间不冲突,不得以补修课程较多课业负担重为由申请缓考。选择补修课程后如果不参加考试,则认定为缺考。缺考后学生只能参加重修,重修后课程成绩会标记重修。

比如:某学生转入A专业后,A专业二年级第一学期有10门课程需要修读,该学生需要补修A专业一年级第一学期5门课程,这种情况下,可建议学生只补修部分课程,部分课程放在后面的平行学期补修,学院可提醒学生适量申请,也可在重修审核时与学生沟通后审核不通过,一旦审核通过就需参加考试,只有当考试时间冲突(同一天同一场次)时方可申请缓考。

三、留降级学生重修补修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总体原则:学生因发生休学、应征入伍、留级、降级等学籍异动,造成学生实际降级到低年级的情况,毕业时需参照降级后新班所适用的人才培养方案毕业。学院首先需要与学生核对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的修读情况,确定需补修的课程。

(一)此类学生反馈找不到要申请重修课程和补修课程

此类学生在每学期重修申请开放的时间段内,在“重修申请”中选择“重修类型”——“正常重修”的可以重修原培养方案和现培养方案相同的自己未通过的课程,在“重修类型”——“留降级补修”中方能找到新的培养方案中自己需要补修的课程。选错“重修类型”就会导致找不到相应课程。

解决方案:需明确知道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哪些课程是自己上过的却没有通过的课程,这类课程是需要在“正常重修”里申请的,哪些课程是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原培养方案中没有的课程,这类课程是需要在“留降级补修”里申请的。

(二)留降级后,公共课程如果发生的变化是否需要补修

第一种情况:原方案中有一门公共课程,新的方案中完全没有了(也没有相近课程),学生这门课程不及格,学生可以不申请重修,但根据相关规定这个不及格成绩会显示在学生成绩单上,但不影响学生毕业。

第二种情况:原方案中有公共课程分为不同学期开设,比如教育学(上)和教育学(下)。新的方案中的课程为教育学一个学期开设了。如果学生原来(上)(下)课程均通过了,可以兑换教育学,不用补修,如果学生有其中一学期未通过,则需要补修教育学获得毕业学分。

第三种情况:原方案中有一门课程,原教学内容与新方案中的教学内容完全不一样,原方案的教学内容难度高于新方案时,可以不补修,原方案的难度低时需要补修。比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如果原方案教学内容为C语言程序设计,新方案教学内容为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因原方案课程难度大可以免修,如果原方案教学内容为Microsoft Office高级应用,新方案教学内容为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否需要补修。

(二)留降级后,专业课程如果发生的变化是否需要补修

第一种情况: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原方案中的课程,新方案中没有相同课程,但有相近课程,由学院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确定是否为相近课程,是否可以兑换,如果可以兑换,则新方案中的相近课程不需要补修,如果不能兑换则需要补修,教学秘书如不能确定可咨询分管教学院长。

第二种情况:如果原方案中专业选修课需要修满10学分,新方案中需要修满8学分,则学生不需要补修。如果原方案中专业选修课需要修满10学分,新方案中需要修满12学分,则学生还需在新方案中选择一门原方案中没有的课程修读大于等于2学分方能毕业。